几天前,OpenAI 发布了最新一代 GPT-5,并将其推理和多模态能力率先应用在「学习模式」中,让 AI 导师的能力实现了质的跃升。不同于早期的题目解析工具,它能在学生学习的全程中即时解答、动态调整、持续跟进,被视为「陪伴式学习」技术的里程碑。
趋势正在加速。全球私人辅导市场预计到 2032 年将达到 1320 亿美元, 而生成式 AI 教育应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接近 40%。
但趋势只是开端。真正推动它落地的,是那些在不同市场摸索的创业者。他们有的来自 AI 技术圈,有的从教育行业深耕多年,有的则是亲历应试压力的普通人。他们用各自的切口、资源和理念,把 「AI 导师」 这个概念拉进了真实的课堂和家庭场景,也面对着各自的挑战与取舍。
2024 年底,OpenAI 推出的 「学习模式」 在印度市场引发关注。这一模式的设计借鉴了教师、科学家和学习科学研究者的意见,能够通过简短的诊断交流评估学习者的先前知识,再以苏格拉底式提问、精准提示和知识检查,引导学生逐步推理,而非直接给出答案。
它会将解释分解成易于理解的序列,强调概念之间的联系,以管理认知负荷并促进元认知。学习者也可在引导式学习与直接答复之间切换,以应对临近考试的应急需求。
在功能上,它可媲美甚至超越许多真人导师,且运 营成本远低于大城市高端家教。 每月约 20 美元的 ChatGPT Plus 订阅费仅为印度一线城市部分家教时薪的一小部分。
然而,印度的现实条件构成了挑战:在一些农村家庭,几位成员共用一台移动设备,流量受限且电力供应不稳。这种依赖持续网络连接的 AI 导师,可能会加剧 教育不平等。 如果政府、电信运营商和教育科技公司不协调改善基础设施并补贴接入机会,那么,这样一来,最先受益的往往是那些本来就有条件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学生。
与印度的「全球化能力」试验不同,美国西雅图的初创公司 Wild Zebra 则选择了 「小切口+深度融合」 的策略,将目标锁定在 3-10 年级的数学与阅读理解,并从一开始就与学校生态紧密绑定。
Wild Zebra 聚焦 3-10 年级的数学与阅读理解,而非一次性覆盖所有学科。 其 AI 导师在每个提问前生成与学生兴趣相关的 AI 图片,提升注意力与参与度;课堂中结合教师反馈和评估数据,动态调整内容与节奏。
该系统已在四所学校试点,覆盖超过 6000 名学生,并与教育记录局(ERB)合作,利用匿名学生轨迹数据优化个性化学习路径。技术架构采用多模型方法,以确保准确性和隐私保护。
Wild Zebra 近期完成 200 万美元 融资,计划扩大与学校的合作,并推出家庭版本。Shahar 表示,他们的策略是「从小处着手,在一小部分领域真正做出令人惊叹的工作」,通过高度个性化和场景化引导赢得学生和教师的认可。
相比之下,新加坡的 The Wise Otter 走的则是第三条路线。 深度本土化、直击应试需求。
Wise Otter 的最大特点是将新加坡本地的教学大纲、评分标准以及历年真题和教师范文训练进模型,使其在作文批改、数学推理、科学讲解等方面更贴近课堂要求。不同于通用 AI,它不会直接给出完整答案,而是 像老师一样指出问题并提供修改建议。
该工具以 Telegram 机器人形式提供,学生可以输入问题或上传作业照片,获得分解步骤、理解提示或口语反馈。上线后,Goh 在 Reddit 学生群组推广,吸引了约每周 600 名活跃用户,其中不少是备考 O-level 的自修生。
16 岁的用户 Kaitlyn Ang 表示,由于请不起真人家教,她选择了 Wise Otter,并认为它在解释数学概念和提供英语写作反馈方面与老师相当。Goh 承认, Wise Otter 目前大约有 10% 的答案存在错误率, 收入也不足以覆盖生活开支。不过,他表示自己有足够的积蓄维持未来数年的运营,并会持续优化产品。
首先是个性化与学习科学的深度结合。 OpenAI 的学习模式通过诊断和引导式提问降低认知负荷、促进元认知发展;Wild Zebra 用兴趣驱动和动态调节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;Wise Otter 则将课程大纲和考试标准嵌入算法,直接契合学习目标。这意味着,未来的 AI 导师不仅要会「讲题」,还要懂教育学、心理学和本地化教学法。
其次是教育生态的融合能力。 AI 导师并非孤立工具,它需要嵌入学校课程、与教师配合、与家长沟通,甚至要和线下活动形成联动。Wild Zebra 的做法表明,当教师能实时看到学生的 AI 学习数据,并据此调整课堂节奏时,AI 导师的价值会被放大;反之,如果 AI 学习数据和课堂脱节,工具就容易被边缘化。
最后是公平与风险的平衡。 AI 导师的普及,可能加剧已有的数字鸿沟——尤其是在网络、设备不足的地区,先进工具反而先惠及资源充足的群体。此外,AI 生成内容的准确性和价值观导向,也需要在设计和监管中被持续关注。The Wise Otter 的做法是用本地真题和教师示范训练模型,以减少答非所问或偏离大纲的风险,这对于进入任何应试型市场的 AI 导师来说,都有借鉴意义。
对于中国市场而言,这些经验提供了多重参考:在政策上,AI 导师的引入必须符合数据安全与教育公平的双重要求;在商业模式上,学校合作可能是规模化落地的关键突破口,而面向家庭市场的版本则需解决家长信任与付费意愿问题;在产品设计上,本土化适配将是核心竞争力。无论是契合「双减」后的课堂教学节奏,还是结合高考改革后的多元选拔要求, AI 导师都需要针对性地设计交互、内容和评估机制。
教育科技的浪潮里,从来不缺新工具,缺的是能在真实场景中站稳脚跟的解决方案。印度的「全球化能力试验」、美国的「小切口深耕」、新加坡的「本土化应试」,共同揭示了一个事实: AI 导师的未来,不只是算法和算力的比拼,而是教育理念、落地策略与生态融合的综合考验。
G九游娱乐 九游娱乐官方PT-5 的到来,为 AI 导师打开了新的能力边界——更强的推理、更自然的交互、更丰富的多模态表现。但它能否真正帮助学生从「被教」走向「会学」,将取决于每一位推动者的选择。趋势九游娱乐 九游娱乐官方已至,路径各异,留给后来者的时间窗口,正在快速收窄。
第 11 届 WWEC 世界教育者大会即将举办,点击下方图片链接进行报名!
《 2025 AI 赋能教育行业趋势图谱》纸质版正式上线!点击小程序立即购买⬇